所以对于这个题,大家要采取背句子的方法复习,类似于政治的大题,背一些官方教材的表述,但没必要那么早背,可以考前40天背比较合适。
背之前先把官方教材这个部分的内容整理好、简化一些。具体而言,先把核心词写出来(一般是教材里的小标题),再简化一下核心词下面的句子,整理笔记,这样会好背很多。如把提高司法公信力这个就是一个核心词,用1/2/3/4这样的标号,把句子简化在下面,然后多背一下,后面自己看到这个核心词,能写出大部分句子就好。
一般简化完成后,这个科目就10多页A4纸就可以涵盖,稍微背几遍,很多句子就知道了(因为很多都是大话、套话,生活中也很常见,没有很专业的制度),不需要背的很细很全,基本的句子答出来,自己扩充下就好。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考法理学论文的概率不是很大,法治理念作为政治的一部分,不可能不考,所以大家多复习这个就好,其他部门法的一些核心原理也大概背背,看看范文即可,不用花大量时间练习。
我们题库编入了所有真题和官方模拟,以及我们编写的模拟案例、跨科目等,也都附了法条,后面大家在练习和答题的时候注意看一下每个问的答题关键词和法条依据,平时就多读读,熟悉法条。后面也会针对翻法条出一些课程和作业。
三、主观题案例练习的总结
上面是阅卷的标准,结合这个阅卷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的几个结论:
1.知识点基础非常重要,很多题结论错了、定性错了就没分。如果一个案例读完题,结论都判断不出来,证明你客观题的基础很差,一定要听点知识点复习的课程把知识点学好,不然再怎么练习案例都是没用的!
可以学一些主观题讲知识点的课程(用客观题的课复习也可以,注意删减一些不考的就好)。但各个机构对于主观题的培训还没统一,一些机构一来就讲大案例,这种适合基础好的,但基础差的跟不走;一些机构会讲知识点,然后再案例,分为两个阶段,前面类似于客观题的课,后面单独讲案例,这样会好一些,但时间拉得比较长;有些会结合起来,用案例复习知识点,这样其实比较综合,效果好一些。具体大家可以看看各个机构的教材内容就知道他们采取哪种模式。
2、能够通过一个案例得出正确结论和定性后,就要多练习表述,要练到:简练+要点答全+逻辑清晰。
其实全面和逻辑清晰是相并而生的,你逻辑清晰严密,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一般都是很全面的。但如果你逻辑是乱的、跳的,突然就得出结论,就很容易漏。如问“多久起诉?”,你直接答“6个月”,就有点跳,严密一些的逻辑应该会想到“从什么时候起算?起算多久?有没有特殊情况的例外规定?”所以你只要逻辑严密,一步一步来写,一般都不太会漏,刻意的去背这些点,不如把每个点的答题逻辑想清楚。
逻辑严密,答全,基本就没问题了,后面再练习就多看看标准的表述,简化下表述,不要太啰嗦,练习时间把控和翻法条即可。
3、写案例很重要,但写完后一定要有反思和优化再练习,一般我们建议先自己写一遍,然后对照答案读读自己的答案(绝大多数人写的自己都读不通,不信你让你朋友读一下你写的,基本的语句都是乱的)。最后把没写好的问题再写一遍!这样才会提升,如果你没有写第二遍,没有读自己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你永远无法提升,下次写同样的案例还是和第一次写的一样!注意:没写好的一定要再写一遍!纠正表述!这样才能有提升!
4、在知识点学好,基本案例都会写的基础上,平时学习还是要多注意读下重点法条,重点常考的法条位置要翻熟,后期做案例也可以练习翻法条(前期最好不要翻,写熟知识点后再翻,具体参见后面的计划)。
5、模考和时间训练很重要,客观题一般都能按时做完,但主观题一般都做不完!大都做不完或时间分配有问题,后面很赶,写的很差,这个比例占到百分之60左右!所以时间练习很重要,最好每个科目案例控制在30—50分钟,我们APP和网页系统那边设置了每个题的读题时间、做题时间,可以在系统练习时间控制,后期你自己也要通过大量模考训练时间控制!
下面是系统答题的时间界面,这个适用于单独练习题目的时候计时。每个题我们根据问题和题干都写了预估时间,尽量在预估时间内完成。
APP端也有一样的计时界面,供大家训练时参照,一般每个题就30多分钟。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网址: http://www.zghjkx.cn/zonghexinwen/2022/1207/887.html
中国环境科学投稿 |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中国环境科学版面费 | 中国环境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环境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